大中型医院数字化建设案例

都江堰市医疗中心

2016-08-26

都江堰市医疗中心,是5.12汶川大地震后,上海对口支援灾后重建的标志性工程,也是5.12地震灾区最大的医疗机构重建工程。都江堰市医疗中心按照三级综合医院标准修建,总建筑面积近7万平方米,设计床位800张,实际病人开放床位1200张。

 

    上海援建指挥部特别委派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,作为都江堰市医疗中心信息系统重建项目的监理,从项目的考察、承建方的招标选用、项目规划、项目的启动、项目实施方面进行了高水准的项目监理。保证了都江堰市医疗中心信息系统项目的先进性,保证了项目实施的进度和质量。项目由上海市卫生局招标,成都成电医星数字健康软件有限公司中标承建。在不到六个月的时间,高效率、高质量完成了项目实施。

    江堰市医疗中心的信息化建设由上海援建指挥部援建,包括信息系统全部网络、硬件和软件。软件系统包括:以病人为中心的一卡通、自助挂号、排队、自助打印、网上挂号、横屏显示等软件项目,医院管理(财务、药剂、行政、物质、设备、OA)、电子病历(门诊电子病历、住院电子病历、护理电子病历、PACS、LIS及条码管理、检验报告自助打印、手术麻醉、合理输液用药、电子病历质量监控、健康体检)、临床路径管理、网络管理、医疗保险和区域卫生信息接口等方面的软件系统。

    都江堰市医疗中心,是在地震后医院搬迁、信息系统升级、整合、新建等特殊情况下的信息化建设。实现了包括服务器12台、800多台工作站,检验设备联网32台,医学影像设备联网33台,HIS、EMR、LIS、PACS、PASS等信息系统的全面共享。无论在实施的难度,实施的软件数量,还是在实施的质量,实施速度方面,都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。

    都江堰市医疗中心的信息化建设,实现了就诊一卡通,使用就诊卡、身份证或医保卡挂号,自助刷卡挂号,互联网上网挂号,方便病人挂号就诊,减少就诊等待;挂号排队分诊,收费发药双屏显示,横屏显示,电视显示,使病人明明白白就诊、消费;检验标本条码管理,检验报告自助打印,既保证了医疗质量,又方便了病人;电子处方,电子医嘱,电子病历,电子护理记录,电子检验、检查申请,电子检验、检查报告,电子手术申请,电子手术麻醉记录的应用,提高了病人就诊的速度,提高高了医疗质量;医生下达处方、药品医嘱时,实时进行合理输液用药审查,保证用药质量,降低病人的药品费用等先进信息管理。成为为病人服务的亮点,实现医院信息化建设,造福于人民的最终目标平。

    在都江堰市医疗中心的信息化建设,使用了先进的多维数据库数据库技术,数据库实时备份技术,双屏显示技术等先进技术,使用标准版的网络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系统,使用打印机连续供墨和共享等方法,在保证信息系统建设的质量和安全的条件下,降低信息系统建设的投入上百万元。在同等规模的三级医院的信息化建设中,树立了低成本信息化建设的模式。而且实现信息系统的长期、稳定和安全运行,实现了高质量、高速度、低成本的信息化建设。

相关文章